為什麼說土豆是輔食萬能食材呢?首先肯定是它的高營養價值,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,特別其中的蛋白質,甚至優於大豆,最接近動物蛋白,是寶寶理想的輔食食譜。其次,土豆的搭配能力很強,做法很多,而且自帶的甜味也很適合小寶寶的味蕾,寶寶對它的接受度很好。

1、土豆米糊(適合年齡:6個月以上)

寶寶最開始添加的輔食,應該是強化了各種營養素的嬰兒米粉,從米粉開始,逐漸添加各類食材。比如南瓜泥、胡蘿蔔泥、土豆泥、蘋果泥等各種蔬果泥,將這些'泥'與米糊拌在一起吃,但要一種一種的添加,觀察有無嘔吐腹瀉等過敏反應,如果沒有,再添加另外一種,已經添加過的,可以混合吃!

原料:

土豆50g、米粉10g、溫水150-200ml。

做法:

土豆去皮洗淨後切片,煮熟,加溫水打成土豆泥,加入米粉拌勻後,上鍋蒸5分鐘。

小貼士:

要將土豆碾碎,煮的稠稠的才好,太小的寶寶要稀釋後再吃哦。

展開全文

2、蘋果奶香土豆泥 (適合年齡:8個月以上)

8個月的寶寶平時除了吃奶粉、米粉之外,給他吃點有營養又容易咀嚼下嚥的食物,更有利於身體的健康發育。例如,將土豆做成土豆泥就最合適寶寶吃不過了,它的營養價值高,而且吃起來也不用費勁。蘋果和土豆都是寶寶最開始嘗試的輔食。蘋果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,能有效促進寶寶消化,果膠也能幫助緩解輕度腹瀉。土豆泥口感細膩,蘋果泥酸甜可口,兩者是很好的搭配。加入母乳或配方奶可以增添馬鈴薯泥之香氣,亦有熟悉的味道提高寶寶食用的興趣。

原料:

蘋果30克、 土豆75克、紅蘿蔔15克、奶水150ml

做法:

馬鈴薯、蘋果、紅蘿蔔洗淨去皮切成塊,放入鍋內,加入適量的水煮熟或在蒸鍋中蒸熟,撈出瀝乾水,放入一個大碗中,用湯匙或搗泥棒搗成泥狀。與奶水一同攪打均勻,奶水可選擇母乳或配方奶。攪拌均勻後,再次加熱即可。

小貼士:

加入母乳或配方奶可以增添馬鈴薯泥之香氣,亦有熟悉的味道提高寶寶食用的興趣。而且可以做成很多可愛餓形狀,增加寶寶食慾和興趣哦。

3、土豆濃湯(適合年齡:8個月以上)

土豆濃湯是一款西式的湯點,跟中式的湯點不同就是它除了濃稠外,營養吸收更好,風味也是很獨特的。因為是做給小寶寶吃的,所以一般濃湯用到的奶油就不要添加了。

原料:

土豆1個、胡蘿蔔1/2根 、乳酪1小盒、西紅柿1個

做法:

土豆和胡蘿蔔切成小丁。鍋中放入1杯半水、1湯匙乳酪,將切丁的材料放入鍋中煮至熟爛。用打蛋器拌勻成濃稠狀。將濃湯倒入湯碗中,西紅柿去皮後,切下一小塊並繼續切成碎粒點綴。

小貼士:

西紅柿、香菜葉、芹菜葉用於點綴。乳酪超市中有適合寶寶吃的迷你盒包裝的,1小盒的量放入就可以。

4、果味土豆沙拉(適合年齡:9個月以上)

寶寶長大一些了,不再滿足於各種「泥「了,大小適中的」丁」正好可以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。多種水果、蔬菜做成的沙拉,營養更佳豐富。這時候寶寶的腸胃發育還不完全,水果蔬菜最後煮熟再吃。

原料:

土豆1/2個、胡蘿蔔1/2根、果汁適量

做法:

將土豆、胡蘿蔔洗淨去皮,切成小丁。將切成的丁放水中煮熟。撈出土豆和胡蘿蔔丁,控幹水放入小碗中,澆上果汁。

小貼士:

媽媽可以在家中用榨汁機榨出水果汁澆在上面。果汁可以用各種口味的,比如蘋果汁、橘汁、葡萄汁等。

5、胡蘿蔔土豆餅(適合年齡:10個月以上)

胡蘿蔔土豆餅,在輔食界中口碑很高,材料營養有價值又易取,掌握好煎餅的技巧,就是非常簡單的事情。煎出來口感軟嫩,大小握在手裡剛好,適合做手指食物。煎餅相對清蒸的食物容易上火,但比油炸的好,具體視寶寶情況而定哦。

原料:

土豆1個、胡蘿蔔半根、麵粉2勺、蔥少量

做法:

將土豆洗淨,去皮,在沸水中煮熟。胡蘿蔔去皮切末,下油鍋翻炒,土豆放在大碗中,用湯勺或搗泥棒壓爛成泥狀,和炒好的胡蘿蔔末攪拌均勻,再放入麵粉和少許食鹽、蔥花,加入少量清水拌勻。平底鍋放油,待油熱後放入拌好的土豆泥,用勺壓平成一個圓形的餅,用中火煎至兩面呈微黃色即可。

小貼士:

餅做得大小要適合寶寶拿在手裡,如果做得大了,可用刀切成幾塊。

在給寶寶吃輔食的過程中,寶媽不妨多嘗試一些做法和多換一下食材搭配,這樣才能更好的發現寶寶的喜好,更好的餵養寶寶,但同時,通過多嘗試和多變更其實是在鍛鍊寶寶不挑食的習慣。

圖片源自網絡。

家有寶寶,接地氣的科學孕產育兒經,關注我們,一起做快樂孕媽媽,一起分享養育道路上點點滴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