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情商都有哪些特點?低情商的家長也能教出高情商的孩子!
怎麼樣是高情商的表現呢?想必家長們的答案都是嘴皮子溜會說話、走哪都吃得開?不過這樣的理解稍微顯得有點狹隘。
情商的全稱是——情緒商數,可以理解為衡量一個人的情緒管理能力,包括獨立性、同理心、責任心、自信心、自律性等許多方面。真正的高情商往往會讓人覺得有涵養,在一起會感覺非常的舒服。而那些愛耍小機靈、佔聊天便宜、看眼色行事的行為,只能稱作為人處世的一種圓滑,並非真正意義上的高情商。
智商的培養之前已經談論得很多,但情商的培養不能完全按照智商的方向走。想必家長們都深有體會,情商的提升往往都是與人交流互動中漸漸習得。所以,對於有可能大半天時間跟孩子在一起的家長,在情商培養的過程中就會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。
可是,如果家長自己的情商都不高,怎麼樣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呢?
相信家長已經看到很多培養情商的方案,但無一例外地都強調家長言傳身教的重要性,孩子是通過複製粘貼爸爸媽媽的言行,從而自我領悟,所以家長要怎麼樣怎麼樣。但是,卻還是有一種霧濛濛的感覺,瞭解得越多反而不知道怎麼做才好了。如果說高情商標準有點令人難以捉摸,那麼低情商表現就接地氣了許多。家長自己不給寶寶樹立低情商的反例,寶寶離高情商也就進人一步。
1、在孩子面前控制情緒
如果家長老是忍不住自己的脾氣,一點小事就會炸毛,很容易就會吼孩子。久而久之,孩子也會有樣學樣,經常火山爆發。對於並不是原則上的問題,家長請儘量保持愛與尊重的心態去理解和包容。
當意識到自己即將控制不住的時候,家長可以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來轉移注意力,比如去床上躺著睡覺、去逛商場購物、吃甜品看電影等。當自己平靜下來了,家長就可以選擇跟孩子談話,「因為你剛才的行為或者說的話,媽媽剛才很難過。」在孩子面前控制情緒是為了讓孩子懂得如何理解照顧他人的情緒,所以家長需要避免情緒的失控。
2、在孩子面前少抱怨
抱怨是一種很強烈的負能量,雖然表面看起來是在發洩情緒,但其實長期處於抱怨狀態的人,會漸漸的失去耐心、自信和進取心,因為內心永遠都處於一種消耗的狀態,於是就會表現出消極悲觀。本來或許孩子只是比平時吃飯吃得久一點,但是家長因為在負能量的籠罩下,就會大題大作:「怎麼吃這麼久?你這樣下去可怎麼辦?」寶寶吃飯的情緒就會受到嚴重影響。
另一方面,家長的這種悲觀也會傳染給孩子,越大越喜歡發牢騷。而面對孩子的牢騷,家長大多又是置之不理或者嚴厲批評,不管哪一種處理,孩子心理上又不免受到更大的傷害。如果孩子愛發牢騷,家長請先審視一下自己是不是經常在孩子面前抱怨,之後弄清楚孩子牢騷的原因,逐漸改變孩子的這種負面心理趨向。
3、不對孩子進行過分保護
沒錯,強調給予孩子充分的愛,孩子才能夠感受到積極的情緒,但這不是說要將孩子作為一個完全的弱小者,進行過分保護和溺愛。因為弱小者是不需要情商的,只需要自己被保護得好就行了,不會去關注其他人,也就是常常說的「巨嬰「、」小公舉」之類的。
過分保護其實也是家長不尊重孩子的表現,因為家長不相信自己的孩子,一定要孩子在自己的保護範圍。這樣在心理上,孩子永遠都無法成為一個大人,也無法成年後從大人的角度去思考和對待別人。過分保護還將會導致孩子自我意識膨脹,雖然不一定會是壞人,但終究不會討喜。
高情商的引導,需要家長的愛與尊重,同時也需要合理的限制,不能因為是孩子,就無原則地一切從孩子的立場考慮,一個鬆緊有度的親子關係,孩子就會漸漸地認識到自己並不是世界的中心,而是世界中的一員。
家有寶寶原創,未經允許請勿轉載!
圖片源於網絡。
家有寶寶,接地氣的科學孕產育兒經,關注我們,一起做快樂孕媽媽,一起分享養育道路上點點滴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