護理建議

坐月子宜每天吃五餐

產後新媽媽要重視整個哺乳期的飲食,要科學、合理、均衡地攝取各種營養,這樣才能讓自己更健康,也能為寶寶提供營養充足的母乳。

適量加餐。

偏食、挑食。

1.新媽媽要根據寶寶吃奶量的多少定量進餐,可以在早中晚三餐中間加餐2次,少食多餐。

2.早餐可適量攝取五穀雜糧類食物,午餐可以適量喝些滋補的湯,晚餐要加強蛋白質的補充,加餐可以選擇桂圓粥、荔枝粥等易消化且有滋補作用的湯、粥類食物。

3.寶寶吃奶、睡覺、拉便便,新媽媽都要留心記錄,以掌握寶寶的生活規律,安排好自己的進餐時間。

提醒:加餐要注意量,太多會導致消化不良和肥胖。

多給新媽媽準備健脾胃的食物

新媽媽可以適量進食一些營養豐富、強健脾胃的菜餚。

健脾開胃。

刺激腸胃。

護理要點

1.新媽媽食用的滋補高湯通常都比較油膩,容易刺激到腸胃,引起腹痛或者腹瀉。所以要適量喝,喝時宜撇去浮油

2.健脾胃的食物有芝麻、牛奶、蘋果、菠菜、胡蘿蔔、圓白菜、山藥、南瓜、銀耳、豬肚、草魚等。

3.哺乳的新媽媽要多食用豆類或豆製品、魚肉、乳酪、海米、芝麻、西藍花等,這些食物有補鈣作用,對新媽媽和寶寶都有好處。

提醒:新媽媽的腸胃抵抗力弱,一定要注意將蔬果洗乾淨了再吃。

產後便祕不容小覷

坐月子期間,新媽媽很容易發生便祕。新媽媽如果長期便祕,會影響產後身體恢復,出現食慾減退、痔瘡肛裂、內分泌失調等問題。如果新客媽便祕嚴重,一定要及時就醫。

補充膳食纖維及水分。

長期臥床,不運動。

護理要點

1.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;保持每日定時排便的習慣,以便形成條件反射。

2.運動是預防產後便祕的最佳途徑。新媽媽可以通過縮肛運動預防產後便祕。縮肛運動就是做忍大便的動作,將肛門向上提,然後放鬆。早晚各做1次,每次20~30下。

提醒:新媽媽經常焦慮、愛上火,也會導致便祕。

產後抑鬱症

產後抑鬱症是指新媽媽產褥期出現明顯的抑鬱症狀如情緒低落,易哭泣等。若治療不及時,會嚴重影響新媽媽身心健康。

多和家人、朋友傾訴心理不適。

憋悶於心。

護理要點

1.典型的產後抑鬱症通常於產後6週內發生,一般可在3-6個月自行恢復,嚴重的也可持續1~2年。

2.產褥期是身體發生巨大變化的時期,許多因素都可能影響新媽媽的情緒,若排解不好,會加重抑鬱。

3.家人的陪伴和穩定的支持,是對新媽媽最好的精神安慰。家人可以給新媽媽營造舒適的環境,讓新媽媽保持良好的心情。

4.孕產期結束後,護理人員應密切關注新媽媽的心理變化,及時教授新媽媽新生兒的護理技能,使其盡 快適應母親的角色。

提醒:新媽媽要充分地休息,休息不好會使精神煩躁,增加抑鬱風險。